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保证。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保持稳定恢复。新订单指数为48.9%,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改善。从行业情况看,水上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7.0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明显收窄。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附注1.主要指标解释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5.季节调整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实现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离不开智能制造这一关键手段。
提升中国制造新动能,重在通过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以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抓手,从制造端、产品端切入,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前众多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不断延伸,覆盖行业和领域日趋广泛,未来阶段将是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数据显示,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种种创新转化成果表明,南京市正借助数字技术不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推进更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聚创新之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协同推进理念、制度、文化、政策等全面创新,不断激发创新创造巨大潜能,助力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新的跨越。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高美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本次大会将针对综合进展及产业前瞻关键技术和创新技术示范及产业应用以及社会生态及产业合作四大主题板块,设立14场分论坛和系列高层次专业活动,广邀产业代表、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建言献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回应全球关切,共同畅想智造家园。
让世界进一步认识、认同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品牌,就是智造力量的含义和价值所在,更是本次大会的责任和使命所在。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点,大会将在专业人士权威引领的前提下,增进国际交流合作,汇聚顶尖人才和技术,推动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以智造带动革故,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擘画智能制造蓝图。智能制造步入关键时期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正在推动着智能制造的崛起。大会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助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实现质的转变
相聚古都金陵,共飨智造盛宴。在此阶段,大会将以全球视野、中国战略、江苏实践、南京示范为指针,积极顺应智能制造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激发智能制造领域活力,助推制造业向核心环节延伸,进一步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打造更具高端化、国际化的智能制造前沿阵地。届时,大会将汇聚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外知名机构负责人、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嘉宾,一同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打造智造力量,注入产业前瞻效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制造新动能,重在通过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以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抓手,从制造端、产品端切入,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点,大会将在专业人士权威引领的前提下,增进国际交流合作,汇聚顶尖人才和技术,推动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以智造带动革故,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擘画智能制造蓝图。智能制造聚焦创新转化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推动现代化的道路上,南京市聚焦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卓越产业链打造、重点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培育、自主品牌建设五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当前,智能制造已进入了央地紧密配合、多方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此外,大会还举办了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通过揭榜竞赛形式,遴选创新成果突出、引领作用显著、推广价值明显的智能制造装备、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激发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热情。实现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离不开智能制造这一关键手段。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计646家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本次大会将针对综合进展及产业前瞻关键技术和创新技术示范及产业应用以及社会生态及产业合作四大主题板块,设立14场分论坛和系列高层次专业活动,广邀产业代表、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建言献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回应全球关切,共同畅想智造家园。让世界进一步认识、认同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品牌,就是智造力量的含义和价值所在,更是本次大会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南京智能制造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300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1项;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80个。据了解,南京市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课题和产业重点前沿领域,集中布局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性交叉示范平台。
种种创新转化成果表明,南京市正借助数字技术不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推进更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聚创新之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协同推进理念、制度、文化、政策等全面创新,不断激发创新创造巨大潜能,助力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新的跨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装备数字化最新成果、创新应用示范场景等一应俱全。
智能制造步入关键时期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正在推动着智能制造的崛起。智造力量异军突起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使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
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领域,建成2家国家级产业创新应用先导区,并支持江苏省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设备创新中心、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高美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数据显示,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经国务院批准,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2月8日至10日在江苏南京举办。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期。大会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助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实现质的转变。
当前众多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不断延伸,覆盖行业和领域日趋广泛,未来阶段将是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产业数字化的集中体现,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南京先后出台《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南京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大力营造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不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激发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创业热情澳门自来水是苏伊士在亚洲的首个PPP项目,利用集团的全球经验,通过其智慧水务服务助力澳门实现智慧城市的愿景。
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表示:石排湾水厂落成启用,与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和公共管网互相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原水、产水、输水的公共供水系统,改变了澳门由北向南单向供水的情况,形成半岛和离岛双核心的供水布局,有效提高供水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能力。苏伊士现已成为各大城市和工商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提供的水务和固废管理解决方案,能助其优化资源管理,提升其环境和经济效益并符合监管标准。在水务管理、固废回收再造、土壤修复和空气治理等方面,苏伊士提供富有弹性的创新型解决方案,通过智慧城市优化市政和各行业的资源管理,提升其环境和经济效益。苏伊士还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年直接或间接创造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作为新资源的提供者,生产了420万吨再生原料。
在包括来自中央政府派驻机构、珠海及澳门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要官员等100多名来宾的共同见证下,澳门石排湾水厂揭幕并正式投运。作为香港固废处理行业的领导者,苏伊士集团还向亚洲23个工业园区提供专业的环境管理服务。
苏伊士融入澳门社会发展逾30载苏伊士自1985年开始通过澳门自来水为澳门居民提供安全、可靠和优质的供水服务。集团向6,400万人提供环境服务,生产饮用水71亿立方米。
中国已宣布双碳目标并加速绿色转型和变革,而澳门在中国的宏大发展大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1年11月30日,苏伊士旗下澳门自来水石排湾水厂正式竣工投运。